近期網路上常常出現親子或師生衝突的影片,但必須來說,過往上對下模式著時已經不符合現在的世代,我們鼓勵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,但關鍵是當他提出想法時,這些想法是否有被認真對待,但當他提出的想法不切實際、不能實現時,孩子們又是否能接受呢?
我們在臨床場域上也很常需要面對較自我中心、堅持度高的孩子,但如果用以前的打壓模式、「我講的就是對的」,反而會出現更多衝突,一時的遵守規定也可能不是真誠的。
這次小編就提出幾個我常在團體中使用的步驟,遵循這些步驟,也能很快地與孩子們建立關係,這時給予建議時,他們便能很快地接受唷!
※關鍵在於《家長/老師也要有彈性》
1.容許孩子適度做選擇:不要求孩子要跟大家一樣,而是在可許的範圍內給予決定權。
>我們常見的孩子不想寫作業,這時給予的選擇是「你想要先寫國語還是數學?」。孩子大聲哭鬧,可以的選擇是「你想要待在客廳,小小聲跟大家待在一起,還是要去房間冷靜?」。
2.清楚自己的原則,放寬小細節:我們必須清楚明白自己的原則
>寫完作業才可以看電視,這是必要守則,但先寫哪一個科目孩子可以做決定。
3.漸進要求:拆解目標,初期的成功經驗很重要!是孩子願意努力的動力。
>討厭寫作業的孩子,目標是先求寫完寫漂亮時間內寫完又寫漂亮追求作業正確度
4.搭配獎勵:利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獎勵,鼓勵他們努力的歷程!
>寫完作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