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附/依戀(attachment)是我們與重要他人、所愛之人的連結,可追溯到我們生命經驗早期的人際關係─親子關係,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看待、感受與回應彼此,也影響著我們日後如何思考、感受與回應他人。
Ainsworth這名學者在1960、1970年代曾針對12~18個月大的嬰兒和其母親進行一系列的研究,研究者會先讓母親與孩子相處一段時間,而後母親離去,過一段時間再回來,這時嬰兒會有不同的反應。而後學者們進一步將嬰兒們的情緒、反應狀況,依著焦慮程度、逃避程度分成四類。
1.安全型依附(低焦慮、低逃避)
為60%嬰兒的依附型態。嬰兒當母親在身邊時可自由探索環境,而母親離開時會顯得難過,回來時則會開心的迎接母親。
2.逃避型依附(低焦慮、高逃避)
約占15%。嬰兒對於母親、陌生人的反應是差不多的,當母親離去、回來時都沒有太多情緒反應,甚至會逃避與母親的互動。
3.焦慮型依附(高焦慮、低逃避)
約占10%。嬰兒當母親在身邊時便難以自在向外探索,而母親離去時變得相當焦慮、難過,但母親回來時卻顯得情緒激動,不願親近母親,態度顯得矛盾。
4.混亂型依附(高焦慮、高逃避)
不屬於上述三者的依附型態,約占15%。嬰兒在母親離去或回來時都顯得困惑、混亂,缺乏一致的反應,情緒常不穩定。
※依附型態的產生是由多種原因型塑的,像是孩子天生的氣質、早年生長環境、父母的照顧方式…等。若早年能有安全的依附型態,有助於孩子未來社交和情緒發展,可以與他人維持親密,同時保持自主。若依附型態是不安全的,未來長大後在人際關係,特別是親密關係上,可能會容易焦慮、疏離,甚至是不穩定的。
※也許我們長大後,回頭來看才發現自己過去依附關係上的狀況,對我們現在人際問題的影響。然而,這同樣是好的開始,因為當我們有所覺察,便有機會踏出改變的第一步,重新去思索、調適,以更安適的姿態與他人共處、產生親密和連結。
※如果覺得難以靠自己獨立去處理過往關係上的議題,也很鼓勵您嘗試尋求心理諮商/心理治療資源的協助,在專業的協助下改變及成長。
コメント